当前位置:首页 > 初中 > 正文

新华全媒头条|“齐鲁粮仓”丰收有方

  • 初中
  • 2024-11-19 21:20:12
  • 26
摘要: 新华社济南11月12日电 题:“齐鲁粮仓”丰收有方 新华社记者陈灏、叶婧、萧海川 山东是我国农业产值第一大省,粮食总产量、粮食单...

新华社济南11月12日电 题:“齐鲁粮仓”丰收有方

新华社记者陈灏、叶婧、萧海川

山东是我国农业产值第一大省,粮食总产量、粮食单产均位居全国前列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,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,建设更高水平的“齐鲁粮仓”。

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山东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,改良田、育良种、引良机、推良技、兴良制,集成发力继续主攻单产提升,全链条提升节粮减损能力,着力建设更高质量的高标准农田。

截至目前,山东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超1100亿斤,夏粮面积、单产、总产“三增”,今年秋粮已获丰收。

良机耕良田

一场细雨,滋润了深秋的土地。

在山东济宁嘉祥县马村镇万民为农服务中心,搭载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成为今年“三秋”的田间一景。“这是新‘宝贝’,整地、开沟、播种都能干,还能自动规划播种路径。来年开春,我们的麦苗会像刚理的寸头一样,整整齐齐。”万民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山万民说。

传统农业向“智慧农业”加速转变,无人装备、智能系统成为种田主力。

在山东省潍坊市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示范基地,40余台(套)智能农机默契配合,有条不紊执行着收获、打捆、耕整、播种、植保等农事任务:驾驶室内空无一人,收割机自动识别、避让障碍,拖拉机自主收集植保、土壤、虫情等农情数据,先进播种机能兼顾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复合播种需求……

山东今年“三夏”上阵150万台(套)农业机械,“三秋”更是投入约210万台(套)各类农机。其中,已有9500余台大型农机加装辅助驾驶系统,实现自动驾驶。

产粮大县济宁市汶上县玉米播种季持续高温少雨,土壤缺墒严重。当地通过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,调度大型智能指针式自动喷灌设备、桁架式移动喷灌设备等8000多套设备参与抗旱,顺利迈过保苗关。

为提升小麦播种质量,山东遴选出31种小麦高性能播种机主推机型,大幅度提高补贴额度,支持和引导农民购置。

用的是良机,耕的是良田。

山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43.7万亩,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0%、永久基本农田的90%。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,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、设施配套,亩均粮食产量较建成前提高10%至20%。

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义渡口镇解家村正在安装管灌设备。“埋深约90厘米,能更好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水肥吸收。”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纪书鹏说,安装作业预计11月底完成,今后可实现远程灌溉,让老百姓种地更加省力、省心。目前,陵城区已有8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提质改造,改造后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10%。

展开全文

在落实粮食安全“党政同责”的基础上,山东持续高位推动,加大激励力度,对上一年度粮食生产工作质效前5名的市,各给予2000万元的奖励。

2021年秋种开始,德州市正式启动“吨半粮”生产能力建设,当地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“书记抓粮”机制为粮食生产“保驾护航”,2023年实打测产的102万亩地块,实现了“吨半粮”目标。

“德聊吨半粮”“汶阳田”“鲁西南”“黄三角”“临郯苍”“胶莱河”……山东已部署六大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建设,其中今年将先行建成310万亩“吨半粮”核心区,带动全省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。

良种配良技

种子是农业的芯片。

在山东潍坊诸城市,种粮大户王静的300亩玉米收获完毕,冬小麦刚刚播进地里。“还是‘鲁研951’!这个品种苗壮,抗病性、抗倒性、抗冻性都非常好。相比以前种过的其他品种,亩产能高出100公斤。”王静说。

6月中旬,就在王静的地里,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,对她试种的“鲁研951”高产示范方进行了实打测产验收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倪中福宣布:经过水分测定和杂质去除,实打实收亩产864公斤。

今年是山东省农科院小麦新品种“鲁研951”大面积推广的第一年,预计这一新品种的播种面积将达150万亩。

全国推广面积前10名的小麦良种,有4个来自山东。仅这4个品种,在山东的播种面积就超过小麦播种面积的一半,有力支撑了粮食丰产。

“黄淮麦区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、大面积丰产田亩产超500公斤,在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下,这一产量居世界领先水平,良种功不可没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济麦22”育成人赵振东说。

目前,山东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%以上,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%,是“齐鲁粮仓”持续丰盈的重要源泉。

好种还需配好技。

禹城市乡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厚志介绍,他们今年开展了除草剂筛选与植保综合技术试验,并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发展需要,配套将“减垄增地”和“玉米适期晚收、小麦适期晚播”等技术落地,实现了“玉米不减产,多收一茬豆”。

在小麦生产上,山东集成推广宽幅精播、精细机播、“一喷三防”等技术措施;在玉米生产上,大力推广密植栽培、精准肥水调控、导航单粒精播、精准化控与机械精准收获等多方面的精准调控;在大豆生产上,实施了“加、增、促、助、减”单产提升五步技术路径……

好技术需要推广好。山东以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,在全省组织开展了“万人下乡·稳粮保供”农技服务大行动,组织动员省、市、县、乡1.8万名农技人员,全方位开展农情监测、技术培训、指导服务,力求以“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”促“提单产、提品质、提效益”。

开辟“新粮仓”

亩产648.4公斤!山东东营利津县汇邦渤海农场的盐碱地上,800亩玉米规模种植单产提升项目近期达标。

“这么高的亩产,以前做梦都不敢想。”农场项目部经理孙海栓10年前入职,当时这里的玉米亩产不足300公斤。“我们持续对土地进行改造提升,并采用‘暗管排碱’‘水肥一体化’等技术,玉米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。”

山东盐碱地面积接近900万亩。近年来,山东坚持“以种适地”同“以地适种”相结合,着力在这些“不毛之地”上开辟“新粮仓”。

地处渤海之滨的潍坊市综合运用盐碱地工程技术、生物技术、节水浇灌技术,提升土壤肥力。潍坊昌邑市盐碱地改良面积已达10.2万亩,土壤含盐量从10‰以上降到3‰以下,粮食亩均产量大幅提升。

耐盐碱的高产品种不断涌现,为盐碱地粮食产量提升注入强劲动能。

在东营市垦利区的本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地,7000多亩优质耐盐碱水稻10月底迎来收获。公司负责人周廷芸说:“今年亩产可以达到600多公斤,盐碱地也种出了优质高产稻。”

在土壤含盐量3.3‰的盐碱地里,今年“济麦60”千亩示范田平均亩产达511.88公斤,刷新这一盐碱度上的小麦亩产纪录;2021年,“齐黄34”以亩产302.6公斤,实现大豆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的单产突破。

丰收的盐碱地成为具象的“新粮仓”,而持续提升的节粮减损能力,则是山东无形的“新粮仓”。

山东连年大力优化农机装备、提升机收水平,机收损耗率一降再降。2024年,山东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为0.81%,较上年降低0.18个百分点。

为减少晾晒、运输、仓储等产后环节的损耗,山东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,加强粮食产后服务。

德州禹城市房寺镇为农服务中心这段时间正24小时开仓收粮。农户的玉米在这里经过脱粒、烘干,被送进立筒仓。房寺镇党委委员张中华介绍,中心总仓储能力5.1万吨,配建了日烘干能力600吨的烘干塔,有效降低了粮食霉变、鼠吃虫咬等损耗风险。

目前,山东仓储设施条件显著改善,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降至0.42%。

适度加工也是节约粮食。在山东德州、滨州、泰安等粮食加工大市,通过提升改造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,延长研磨取粉道数,重点龙头企业大幅提升小麦出粉率,并推出“粗磨”“全麦”系列产品,让营养健康与节粮减损实现双赢。

“三秋”步入尾声,齐鲁大地上,玉米满仓展现收获的喜悦;广袤粮田中,麦苗青绿,孕育来年的丰收。(完)

发表评论

  • 26人参与,3条评论
  • 王五  于 2024-11-20 02:20:53   回复
  • 限公司基地,7000多亩优质耐盐碱水稻10月底迎来收获。公司负责人周廷芸说:“今年亩产可以达到600多公斤,盐碱地也种出了优质高产稻。”在土壤含盐量3.3‰的盐碱地里,今年“济麦60”千亩示范田平均亩产达511.88公
  • 张三  于 2024-11-20 03:12:30   回复
  • 的奖励。2021年秋种开始,德州市正式启动“吨半粮”生产能力建设,当地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“书记抓粮”机制为粮食生产“保驾护航”,2023年实打测产的102万亩地块,实现了“吨半粮”目标。“德聊吨半粮”“汶阳田”“鲁西南”“黄三角”“临郯苍”“胶莱河”……山东已部署六大主要粮食作物大
  • 王五  于 2024-11-20 04:12:28   回复
  • %,较上年降低0.18个百分点。为减少晾晒、运输、仓储等产后环节的损耗,山东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,加强粮食产后服务。德州禹城市房寺镇为农服务中心这段时间正24小时开仓收粮。农户的玉米在这里经过脱粒、烘干,被送进立筒仓。房寺镇党委委员张中华介绍,中心总仓储能